Logo

《宇宙心》跋

  • Published in 文章
  • Hits: 1963
  • 列印

《宇宙心》跋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黃鶴昇

寫完此書,我對哲學問題也沒有甚麼話可說了。我的《老莊道無哲學探釋」一書出版後,有讀者覺得很費解。老莊的無為,佛陀的空寂,確是讓有知者費解。因為,正如莊子說的"無有",我們看不見,摸不著,他甚麼都沒有,是個"無無"之人,我們如何描繪、論述他呢?因此,把這一哲學問題說清楚講明白,就促成我寫作此書的一個心願。在我完成此書大概框架時,有一個美國博士朋友來訪,他是道教哲學博士。我把康德概念在先,認識在後的「先驗論」打個比方說出來:我說:「在我還沒有認識你之前,我就有你的概念了。」他聽了後,對我凝視良久,很婉轉地對我說:「研究德國哲學的人,有很多人神經都不正常。」他差一點就直接說出我是神經病。我聽了笑笑,不要說一般人,就連這位道教哲學博士,也認為我此話極其荒誕,是不通情理的。通常我們人是先對事物進行推理判斷,然後才得出概念,不可能說我還沒有認識你之前,就有你的概念?早在此之前,我已領會過一次教訓:一位女基督教徒向我宣揚上帝。我對她說,我知道上帝是怎麼一回事。她聽後把我痛批一頓,然後說:「你比牛頓聰明嗎?」我很明白她所說的話:科學家牛頓那麼聰明絕頂,他都信上帝了,你黃鶴昇算老幾?竟敢說知道上帝是怎麼一回事。我很理解她對我的鄙夷和不屑一顧。其實,最具聰明的人,也少有人知道哥倫布是如何把雞蛋立起來的簡單道理。當年陸象山先生說出"六經注我"時,有誰能解其中意?博士先生和基督女士,只知道用形而上學的思辯,用「量智」去作猜度,而沒有再再反轉,用「性智」作體悟。我的反轉,是達到莊子「朝徹」的地步的。我們今天來看哲學的問題,再用形而上學思辨來解決,我認為只是炒冷飯了。用當今的話說,這種哲學的玩把,已是小兒科了。從思辯哲學去看,我的說法是不可思議的,是不正常的,是神經病的。但哲學並非抽象的思辨一途,哲學應有更深一層次的反思。我慶幸我已找到一條哲學的途徑,我並非憑空杜撰,這是根據偉大導師康德的先驗論引導出來的證明,而且有老莊、佛陀的佐證。讀者若有悟性,該體悟出我這個人類本然的心性。如此,我們才能有「已往彼岸去了,再回頭來看此生活」的禪宗悟性。

© 黃鶴昇 - huanghesheng.org | 登入